老人田间劳作晕厥,日照市中心医院“移动抢救室”打通生命通道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7-11 206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艳

八旬老人在田间劳作时突然晕厥倒地,生命危在旦夕。近日,日照市中心医院急救站接到求救电话后,迅速响应,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行动就此展开。

紧急呼救

电话里的“急救指导”

“我妈脸色发白,浑身都是汗,现在已经昏迷了!”家属焦急的呼救声从电话那头传来。日照市中心医院医共体南湖镇中心卫生院120急救站护士马先前接到派单后,立刻进入“急救模式”。

“您赶紧把老人移到通风荫凉处,解开衣领保持呼吸畅通!”凭借多年的急救经验,马先前判断老人高温环境下的昏迷,可能是中暑或是脑梗,于是一边往现场赶,一边用电话指导家属进行物理降温。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在电话连线中已经开始。

一公里“人力担架”

烈日下的生命接力

“土路太窄,车开不进去!”十几分钟后,急救车到达南湖镇某村,但由于土路狭窄,急救车开不进去,车辆只能停在距离患者1公里外的路口。

拿好担架,立即步行前往!护士马先前和医生、司机三人抬着软担架小跑前进。

三人到达现场后,只见老人躺在田间,虽然通过前期的指导救治已经稍微恢复了点意识,但病情依旧危重。“前两人抬头部,后两人托住腰部,保持担架水平!”在家属的配合下,急救人员采用前二后二的队形,在夏日的高温里步行转运。

“每走一步都像踩在烤箱上,汗水顺着头发滴进眼睛,手臂酸得抬不起来。”马先前回忆,这一公里的路四个人走了十几分钟。当终于把老人抬上急救车时,医护人员的工作服都已经全部湿透。

移动抢救室

上车即入院的“黄金抢救”

将患者抬上车后,急救组人员顾不上休息,立即为老人测血糖、血压,并同步完成心电图检查,建立了静脉通路。

急救车上,医生结合患者既往脑梗病史和发病症状,初步诊断为“中暑诱发急性脑梗死”。“对于脑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抢救时间越早,预后效果就越好!”马先前说,在急救车上,他们就将患者的情况通过电话与相关科室进行了对接。十几分钟后,急救车抵达医院,相关科室的医生已等候在急诊门口。

从接到呼救到完成院内交接,全程不到30分钟。由于救治及时,目前老人已脱离危险并顺利康复出院。为表示感谢,老人的家属特意送来锦旗,上面写着“生死时速勇担当,大爱无疆暖人间”。

“我们的急救车上都配备了除颤仪、呼吸机、心电图仪等设备,患者上车即入院。对于一些急诊患者来说,上车即入院,大大节省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救治效率。”马先前说。

5个乡镇已设立急救站

打通急救最后一公里

据日照市中心医院120急救站主任滕浩介绍,除南湖镇外,陈疃、三庄、涛雒、后村等4个乡镇均已设立标准化急救站,一旦有需求,能够立即响应,实现“7秒反应,三分钟内出车”,打造“15分钟急救圈”,打通了急救最后一公里。

滕浩说,今年5月以来,日照市中心医院120急救站已救治中暑、心脑血管急症患者50多例。“急救车就是‘移动抢救室’,现在患者上车就能办就诊卡,省去排队时间。”滕浩提醒:高温天气下,户外劳作需佩戴遮阳帽、并及时补充水分,若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拨打120。

责任编辑:张倩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