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95岁老兵单传增抗日战争死里逃生,曾七立三等功、两立集体二等功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 07-18 2462

今年95岁的单传增家住市北区晓港名城,从他的卧室里一抬眼就能看到风平浪静的胶州湾,旧日的烽火狼烟早已停留在历史的悠远长河里,与此时的宁静跨越时空相互对望。这位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众多战役的老兵战功赫赫,曾七立三等功、两立集体二等功。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单传增向记者讲述了他光辉而艰苦的抗战岁月。

勇闯敌线巧送鸡毛信

7月14日,记者来到单传增家中,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近期,他正在整理自己的回忆录,准备将自己的抗战故事集结成册。

“这一辈子参加了抗战、参加了革命,能为祖国付出自己的力量,感到非常荣幸,也有很多东西值得纪念。”单传增说。

1930年,单传增出生于泰安新泰,他叔叔单洪是当地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父母和祖父母也都积极参与了革命事业,受家庭革命氛围的熏陶,年少的单传增早已在心中埋下了革命的火种。

1938年,单传增的父亲单昭训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之后不久,日军占领了新泰县城,单传增的家逐渐变成了秘密交通站,他父亲担任站长,母亲则在地下党网络中活动。

那年夏天,单昭训收到了重要情报,需迅速送往前线。“信封上插着三根鸡毛,这意味着这是一封极其紧急的鸡毛信。”然而,前来的地下交通员在敌军重重封锁下受了伤。于是,父亲决定让年幼的单传增化妆成乞丐,冒险送信。

面对挑战单传增勇敢接受。“母亲把鸡毛信缝在我鞋垫里,给了我一个破篮子和一根打狗棍。”单传增说,临行前,父亲郑重嘱咐他务必在第二天中午之前确保鸡毛信安全送达。就这样,单传增带着使命出发了。

单传增回忆,那段路上有两个重要的封锁线,第一个封锁线在柳沟村,那里有4人站岗,“我一看很不好过,当时正好一个日本军官和他太太过封锁线,我就假装和他们要饭,他就推我,我也推他,就这样在混乱中过了这个封锁线。”第二个封锁线在山口村,单传增就绕过封锁线,找了一条更远的路,那时天已黑,单传增非常累,就在小河边的一棵柳树下睡着了。第二天,伴着青蛙的叫声醒来,洗把脸后,单传增快速赶往目标地点,终于在上午10点将鸡毛信安全送到目的地。就这样,单传增的抗战历程拉开了序幕。

夜袭日军卫生所,立三等功

后来,由于汉奸告密,单传增家被日军扫荡,房子被烧,母亲带着弟弟妹妹逃了出去。当时由于单传增随父亲送情报不在家,逃过一劫,不久后回到家,看到房屋被烧毁的惨状,母亲和弟弟妹妹都不见了,在他幼小的心里埋下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愤恨。

为了照顾单传增,他被送到解放区的刘杜村抗日小学读书,那时他10岁,也在那时他参加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医护兵,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医学生涯。

刚入伍,单传增在第三军分区卫生所做护士。单传增说,当时上卫生课时老师说,他们消毒最好要用高压锅消毒,但他们没有。

单传增获得的奖状

听到这里,单传增突然想起来,自己偶然在张庄煤矿发现了一个日本人建的卫生站,那里可能有,就报告上级。

不久,上级安排了一个班的士兵化装成老百姓同单传增一起在一个雪夜,抹黑到了张庄煤矿,通过地下工作人员的帮助,悄悄跑到卫生站。

“卫生站大门紧锁,50米之外的伪军营房里鼾声此起彼伏,我们趁此时机,悄悄地撬开大门。”单传增说,当时非常紧张,浑身冒冷汗。不一会,锁被打开,他们悄悄进入卫生站,里面有很多宝贝,“有当时急需的磺胺药片、高压锅,还有一台发电机。”众人合力将这些物资抬上马车赶回部队。

由于此次行动大获全胜,他们被记三等功。之后,《大众日报》战地记者采访了单传增团队,并为单传增拍了一张小八路照片。“这是我人生第一张照片,非常珍贵。”指着相框中的黑白照片单传增说,

之后,《大众日报》记者将照片洗了出来,还特地给单传增送来一张,“这让我非常感动。”单传增说,后来这张小八路的照片还刊登在了《大众日报》上,让小八路的形象在齐鲁大地广为传播。

单传增珍藏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

抗战胜利时,他在救治伤员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日军对鲁中地区发动代号“铁壁合围”的扫荡,除了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外,日军还发起了细菌战,向村里的水井播撒霍乱菌,向八路军阵地发射芥子气体,淡黄色的毒雾裹挟着腐尸气息笼罩着整个山岗。

此时未满15岁的单传增刚刚上任护士长,他身先士卒带领着护士们,穿梭在霍乱肆虐的山村。救治被霍乱感染的老乡,同时向水井里投放中药改善水质,用生石灰在焦黑的山区划出隔离带。

为了保证自身不被感染,单传增和士兵们用浸透尿液的粗布捂紧口鼻,刺鼻的氨味和血腥味充斥鼻腔,但年轻的战士们却如钢钉一般死死钉在抗战阵地上。最终六百余名乡亲得以安全转移。

在我军与日军的正面对决中,单传增也一直背负急救箱穿梭在火线之上。在一次挽救伤员中,他和队友抬着受伤的士兵返回部队时,突然从淤泥中出现一个日军伤兵,枪口对准了单传增,此时担架上的伤员发现了,就猛拽担架将单传增拽倒,此时子弹贴着单传增的身体打穿他的急救箱呼啸而过,单传增死里逃生,担架上的伤员拿出手枪,三颗子弹将日军击毙。

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单传增对日军的痛恨深入骨血,当1945年8月15日,传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消息时,单传增激动不已,“大家都在欢庆,但我没有时间庆祝,因为当时还有60多位伤员等待我们救治。”单传增说。

之后,单传增陆续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众多战役,“我参加的所有战役中,从火线上救下的伤员有近千名。”单传增说,他感到非常自豪。

经历这些战役,单传增七立三等功、两立集体二等功,并获得解放勋章1枚。

1979年,单传增转业来到青岛,在青岛港务局港口医院任院长兼党委书记直至退休。

“从1944年参军到现在,我已经从事医疗工作81年,见证了我们国家医疗事业的发展,也见证了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蜕变,我真的感到由衷的自豪和欣慰。”单传增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单传增家中珍藏着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60周年和50周年的纪念章各一枚,这些纪念章依然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今年再增加一枚80周年纪念章,我感觉很满足了。”单传增说。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