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闻界|被交易商协会自律调查,信用卡屡被投诉,广发银行遇“连阴雨”

鑫闻界 07-22 2619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黄寿赓

350亿元债券承销700元“地板价”自律调查再有新进展,7月21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简称“交易商协会”)披露,发行人广发银行涉嫌存在引导价格等情形,协会正进一步查实。作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唯一的“非上市元老”,广发银行如今正遭遇合规与业绩的双重压力,早在2009年就提出的上市计划仍将“在途”。

涉嫌存在引导价格等情形

交易商协会官网显示,在对广发银行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项目6家中标主承销商自律调查过程中发现,发行人广发银行涉嫌存在引导价格等情形,协会正进一步查实。

对于广发银行的调查,源起其2025—2026年二级资本债券承销服务采购。6月16日,广发银行发布采购公告称,拟通过采购选定最高不超过6家中选供应商,为其提供2025—2026年二级资本债券承销服务。据上证报,本次招标项目规模高达350亿元。

7月10日,广发银行供应商服务平台披露本次采购中选情况,中国银河证券、广发证券、兴业银行、国泰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证券中标,承销服务费总额仅为人民币63448元,提供税率为6%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根据天眼查披露的结果公示,中信建投证券、中信证券中选含税预估服务费分别为3.5万元、2.1万元,国泰海通证券与广发证券分别为4998元、1050元,兴业银行、中国银河证券则低至700元。以广发银行百亿级别的发债规模来看,主承销商仅预估700元或几千元的服务费,可谓“击穿地板价”。

值得注意的是,广发银行并非首次出现“地板价”。2021年,广发银行拟发行600亿金融债,申万宏源的中选费率仅为0.0001%;2022年,广发银行公布260亿金融债的6家中选主承销商时,中银证券的中选费率为0.000046%。

7月11日,交易商协会“火速出手”,对6家主承销商启动自律调查。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不到一个月前,交易商协会刚刚发布了《关于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承销规范的通知》,进一步强化对低价承销费、低价包销等不合规行为的自律管理。其中明确,承销机构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承销费率报价参与债券项目竞标。

根据交易商协会最新披露,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广发银行涉嫌存在引导价格等情形。

信用卡业务屡被投诉

成立于1988年的广发银行是国内首批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也是目前“唯二”未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虽未上市,但广发银行长期保持了“绩优生”形象,资产规模、核心资本、营收及利润等方面长期领跑其他非上市银行,甚至比多家上市银行规模更大、业绩更佳。直至2024年,广发银行遭遇17年来首次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

具体来看,2024年,广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87.96亿元,同比下降0.65%,这已是该行连续两年营业收入增速下滑,对应净利润150.06亿元,同比下滑4.98%。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利息净收入的减少,2022-2023年,广发银行的净息差分别为1.87%、1.65%,而到了2024年已经跌至1.53%。

值得关注的是,信用卡业务曾为广发银行王牌业务,拥有累计1.23亿张信用卡持卡人,但如今该业务也被蒙上规模、屡被投诉的阴影。

2024年末,广发银行信用卡透支金额为3928.46亿元,较2023年减少320.31亿元,同比下降7.5%,信用卡透支金额占全部个人贷款的比例也从48.09%下降至45.90%。规模下降,但该业务不良率却从1.59%攀升至2.19%。

同时,广发银行还披露,2024年共接收监管转办投诉15531件,主要集中在信用卡类,占比86.4%。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广发银行信用卡投诉事由主要集中于权益缩水、宽限期内还款却被扣罚滞纳金和利息等方面。

据中新经纬报道,广发银行信用卡一位用户,每期都是按时还款,从未逾期,今年3月她偶然查看自己广发银行的信用卡账单,突然发现一笔“消费利息”。出于疑问她往前翻查账单,发现从2018年12月起的6年多时间里,总共被收取了1.2万元的利息。

这种情况的出现源于广发银行信用卡还款规则中的一个细节:如果在还款日23:00之后还款,即使全额还款,也可能导致次日才到账,从而产生利息。这一规则引发了众多消费者的不满,7月16日,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有关负责人回应,目前该行已根据行内最新容时政策为客户提供了减免方案。

股权拍卖折价仍流拍

屡被投诉,折射出广发银行内部治理或存不足,而实际上,广发银行近几年一直都是监管罚单的“常客”,每年都收到数十张罚单,罚款金额超千万元,大额罚单也是阻碍其上市的关键因素之一。

早在2009年,广发银行即提出上市,并于2011年开启“A+H”股上市计划。后经历原董事长李若虹“落马”以及大股东变更,2017年上市进展变更为“暂时中止”。同年8月,广发银行因“侨兴债”被出具7.22亿元史上最大罚单。

2019年,广发银行又提出“三至五年内实现公开上市”计划,但到了2021年5月,其IPO状态变为“辅导备案终止”。最近一次提到“上市”还是在2022年年报中,仅提一句“夯实上市基础”。

业绩下滑、屡收罚单之下,广发银行股权拍卖遇冷。据阿里拍卖平台,广州市豪煌贸易有限公司持有的广发银行387.91万股的股权正在变卖,评估价为2560.22万元,当前价为1433.72万元,折价幅度约56%。目前该部分股权已上架近20天,但暂无人报名出价。此前,该部分股权经历一拍、二拍,均流拍。

流拍并非个例,今年5月2日,惠州市旅游发展公司持有的广发银行22181股流拍;5月15日,厦门恒星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广发银行的240万股记名股票流拍。

今年以来,广发银行人事变动频繁。除了“换帅”蔡希良,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部、投资银行部多部门总经理、副总经理,广州等地直属分行行长、副行长等重要中层人事调整密集。IPO徘徊16年,“新血”能否带领广发银行再进一步?

责任编辑:胡晓娟

黄寿赓

冲破信息茧房,发现另一种可能。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