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济宁·半年考|潮汐摊区,再续就济宁“烟火气”与“文明序”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7-23 1989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易雪 通讯员 孙静

作为2025年济宁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济宁市以规范设置潮汐摊区为重要举措,通过盘活闲置空间、科学规划布局,让流动摊贩从“四处游击”变为“规范经营”,既解决了“城市管理”与“商贩生存 的矛盾,又以“小摊位”激活夜间经济、完善便民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已建成 115 处潮汐摊区,提供超 6800 个摊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在兼顾市容秩序与民生需求的同时,开辟了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从“流动叫卖”到“定点经营”

为流动摊贩们搭建“家园”

7月22日,早上6点。在邹城市铁山公园西门潮汐摊区,琳琅满目的蔬菜水果,吸引着行人驻足挑选、品尝。玉米、西红柿、李子、西瓜等应季蔬果一应俱全,整条街道烟火气十足。在这里,上百名流动摊贩,有了相对固定的“家”。

当天,摊主魏强早早将自己从中心店镇收购来的水果在这里摆好售卖。“以前到处游荡,不好卖,有时候收购来的水果卖不完只有烂了。”魏强说,如今,这个拥有130个摊位的摊区成了他的“固定家园“”,熟客越来越多,收入也稳定了不少。而对周边居民来说,“潮汐摊区”的出现更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现在买菜太方便了,随买随吃,不用担心买多了浪费,毕竟买菜就在家门口嘛!”市民王琦手里提着刚刚买到的土豆和西瓜。

而这样的变化在济宁并非个例。近日,位于兖州区龙桥街道的“繁华里步行街”正式启用,这是一处利用闲置空地改造成的潮汐摊区,里面不仅设置了200 余个潮汐摊位和商铺,更有配套的停车场,解决了市民买东西就餐难停车的问题。除此之外,泗水县更是引入国企运营,通过清理荒草垃圾后打造“丰收路夜市”,120 个摊位成了市民“家门口的打卡点”。从“四处游击”到“规范经营”,潮汐摊区不仅让摊贩有了归属感,更让城市角落焕发新生。

据了解,为加强对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的规范治理,有效破解“城市要管理”和“商贩要生存”之间的矛盾,实现管理与民生双赢,目前,济宁市因地制宜增设115处潮汐摊区,提供了超6800个摊位,超额完成济宁市重点民生实事“规范设置100处”的年度任务目标。

从“管理难点”到“活力支点”

为夜间经济注入“烟火动能”

“潮汐摊区不是简单的‘划片摆摊’,而是要成为激活经济、服务民生的综合平台。”济宁市城管局市容科科长孙为凯介绍,济宁将摊区建设与夜间经济、便民服务、就业保障等深度结合,让“小摊位”释放“大能量”。

夜幕降临,任城区苏宁夜市的灯光次第亮起。70 多个摊位前,拉丝酸奶、特色烧烤等美食香气扑鼻,与周边商场形成“主力店+特色摊”的消费互补。“以前想逛夜市得跑远路,现在下楼就能吃遍小吃。”市民李欣的感受,道出了潮汐摊区对夜间经济的带动作用。

在治理层面,潮汐摊区的“温情”则更显细腻。在济宁高新区供销路潮汐摊区处,有两名城管工作人员在此值班巡逻。“大姐,我把你的摊搬到那边去哈,那边太阳晒不到。”说着,城管工作人员便帮着摊主将其搬到了阴凉处。除此之外,在早上的摆摊接近尾声时,清洁工人也会按时出来做清洁。而在兖州区酒仙桥街道的城管驿站更是专设了“摊主服务角”,为摊主提供饮水休憩、政策咨询、应急救助等服务;同时,城管队员依托驿站开展秩序维护、卫生监督等工作,形成“服务中管理、管理中服务”的良性循环,让摊区管理更有温度、更高效。而在便民服务网络构建上,潮汐摊区精准补齐“15 分钟便民生活圈”短板。例如,太白湖新区在附属医院(太白湖院区)北门聚贤路打造便民摊区,引入早点小吃、日用百货、医护用品等业态,切实解决了医院病患和周边居民的生活购物需求。

据了解,为满足城市精细化治理和多元化民生需求,市城市管理局前瞻性、系统性地将潮汐摊区工作主动融入城市发展与管理的关键领域,着力构建“一点激活、多点联动、综合提升”的协同发展格局,开辟了一条兼顾城市管理与民生需求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巩固深化潮汐摊区工作成果,不断拓展与其他领域工作的结合广度和深度,确保潮汐摊区‘设得好、管得住、服务优’,真正成为一道亮丽的民生风景线和充满活力的‘城市烟火地’。”孙为凯说。

责任编辑:李腾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