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山东红色金融基因 传承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记《山东红色金融概论》主体内容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7-23

深入挖掘红色金融历史,传承红色金融精神,对于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由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建华担任主编,刘德军教授主审,经济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的《山东红色金融概论》,作为山东省乃至全国首部系统研究山东红色金融历史的学术专著,开创了地方红色金融史研究的新范式。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有着深厚的红色金融文脉,该校金融学院前身为直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山东银行学校,始建于1948年,被誉为山东 “金融黄埔军校”和“银行行长摇篮”,70年来为山东金融机构输送了上万名优秀人才。这部著作的问世,为深入研究山东红色金融历史、传承红色金融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作为一部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科普读物,在普及社会公众红色金融文化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该书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山东红色金融?

红色金融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夺取革命胜利和巩固红色政权而创建和领导的一种特殊金融形态,是作为人类社会普遍性经济形式的金融与作为阶级斗争特殊性形式的无产阶级革命相结合的产物。山东红色金融作为红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地区革命战争和建设过程中所进行的革命金融活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革命性和政治性,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二、什么是红色金融的思想意蕴?

红色金融的思想意蕴,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时期金融实践中形成的深层思想内涵与精神特质。它核心在于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山东红色金融在党的战略部署和具体指导下创建发展,确保在艰苦环境中不迷失方向,成为服务革命事业的重要力量,体现党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思想。其以人民立场为根本,北海银行、鲁西银行通过发放低息农业贷款、稳定物价等,将金融服务与群众需求结合,彰显金融为民、服务民生的追求。面对日伪经济侵略和货币掠夺,坚持发行自主货币、开展货币斗争以维护金融主权,体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同时,红色金融工作者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创新工作方式,展现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奋斗精神,这些共同构成红色金融丰富深刻的思想意蕴。

三、为什么要学习研究山东红色金融?

学习研究山东红色金融,具有多维度的重要意义。从历史认知看,它是深化党史国史教育的鲜活素材。梳理北海银行、鲁西银行等机构在革命时期的实践,能清晰展现党领导金融工作支持战争、稳定经济的辉煌历程,让人们深刻理解红色金融作为‘革命生命线’的关键作用,增强对党的历史认同感。从精神传承而言,其孕育的艰苦奋斗、以民为本、勇于创新等革命精神,是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能为当代人提供精神滋养,激励人们在工作中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在现实借鉴层面,山东红色金融在货币发行、信贷支持、服务民生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如北海币的灵活调控、低息贷款助农等,为当下金融创新、普惠金融推进、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历史镜鉴,有助于优化现代金融服务。此外,其蕴含的爱国情怀与民族奋斗史,能激发社会公众的爱国热情,凝聚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学习研究山东红色金融,既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精神的传承与现实的指引,为新时代金融发展和民族复兴注入动力。

四、山东红色金融的当代价值和对新时代金融强国建设的借鉴意义有哪些?

专著在全面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山东红色金融的历史贡献、历史经验和革命精神的基础上,阐述了山东红色金融的当代价值和对新时代金融强国建设的借鉴意义。山东红色金融为新时代金融强国建设提供了多方面深刻借鉴。其一,强化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其在革命时期依托党的领导构建金融体系、支撑战争胜利的实践,启示当下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金融发展,将党的建设融入金融治理全过程,确保金融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其二,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红色金融通过支持农业、手工业助力根据地经济的经验,指引现代金融要聚焦实体需求,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推动金融与产业良性循环。其三,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其与敌伪开展货币斗争、稳定币值的历程,警示需构建严密监管体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与安全。其四,培育金融人才的红色基因,其孕育的艰苦奋斗、以民为本等精神,为金融人才培养提供价值坐标,引导从业者坚定理想信念、践行金融为民初心。其五,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红色金融在艰苦环境中创新货币发行、信贷模式的探索,激励当下要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完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建设金融强国注入历史智慧与精神动力。

具体而言,《山东红色金融概论》一书采用“绪论—五章主体—尾论”的结构,开展以下主体内容研究:

绪论,共分三节阐述:(1)山东红色金融研究的对象与内容;(2)学习研究山东红色金融的意义;(3)学习研究山东红色金融的方法。主要内容:本书聚焦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山东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行的建立银行、发行货币等金融活动,涵盖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红色金融业的创建与发展、货币政策与货币发行、金融业务与货币斗争、山东解放区货币的统一与壮大、革命精神的继承与发展等多个方面,采用了文献、比较、实地调查、跨学科等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山东红色金融的深入性与准确性。这对于深化党史国史教育、弘扬革命精神、推动金融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山东抗日根据地红色金融业的创建与发展。共分四节阐述:(1)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历程;(2)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3)北海银行的创建与发展;(4)鲁西银行的创建与发展。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在抗日根据地创建银行、发行货币和服务民生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打破敌人经济封锁、发展根据地经济、保障根据地供给、改善根据地民生、支援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支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货币政策与货币执行。共分四节阐述:(1)抗日根据地的货币政策;(2)北海银行印发的纸币及流通;(3)鲁西银行印发的纸币及流通;(4)山东各抗日根据地的货币及流通。主要内容:抗日战争时期,为稳定币值、治理通货膨胀,山东根据地将币值管理与物资管理紧密结合,以北海币为单一本位币开展货币斗争,有力打击了法币和伪币,为建立健全新中国货币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三章,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金融业务与货币斗争。共分六节阐述:(1)抗战时期北海银行的主要业务;(2)抗日时期鲁西银行的主要业务;(3)胶东抗日根据地的货币斗争;(4)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货币斗争;(5)山东其他各区抗日根据地的货币斗争;(6)统一的北海币市场在全省建立。主要内容:抗战期间,山东根据地依托北海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和货币斗争,支持了生产建设,打破了日伪经济封锁,保证了战争供给,为取得经济和军事斗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第四章,山东解放区货币的统一与壮大。共分两节阐述:(1)山东解放区的巩固与扩大;(2)山东解放区货币的统一与扩大。主要内容:在解放战争时期,面对日伪货币、国民党货币以及多种地方杂钞并存的混乱局面,山东解放区政府通过北海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设立与壮大,逐步实现了货币的名称统一、相对统一乃至完全统一。

第五章,山东解放区北海银行历史使命的完成。共分四节阐述:(1)抗战胜利后北海银行城市工作的初步开展;(2)北海银行向城市全面进军;(3)城市业务的普遍展开;(4)结束历史使命,组建人民银行。主要内容:在解放战争中,北海银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系列金融斗争,根据形势变化调整工作重点,巩固了北海币地位,支持了城市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为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重要基础。

尾论,山东红色金融事业的历史启迪,共分四节阐述:(1)山东红色金融事业的历史贡献;(2)山东红色金融事业的历史经验;(3)山东红色金融事业的革命精神;(4)山东红色金融事业的当代价值。主要内容:山东红色金融在中国金融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山东红色金融不仅为战争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支持,还为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建立金融机构、发行货币、开展信贷业务等手段,山东红色金融有效促进了根据地经济的发展,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此外,山东红色金融还推动了金融体系的完善和金融人才的培养,为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学习研究山东红色金融的历史贡献,总结历史经验,弘扬革命精神,对新时代金融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和时代参考价值。

《山东红色金融概论》以系统学术内容为骨架、以科普化表达为血肉,实现了红色金融历史与精神的深度传播。作为首部系统研究山东红色金融的专著,详述北海银行、鲁西银行的创建历程,解析货币政策与货币斗争等专业内容,构建起完整学术体系。同时,它突破学术著作的艰深,以“硬核史料+软性叙事”的模式,既为学界提供研究范式,又让公众轻松理解红色金融如何支持革命、服务民生。作为科普读物,它将“坚持党的领导”等历史经验转化为大众可感的精神养分,成为连接学术研究与社会普及的桥梁,让红色金融文化从专业领域走进公众视野。

《山东红色金融概论》的出版不仅是学术界的一件大事,更是挖掘红色基因、传承红色金融文化、弘扬红色金融精神的重要举措,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注入了深厚的历史底蕴。推动红色金融文化传承发展,不仅是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具体体现,更是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支撑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积极肩负起红色金融文化传承创新的重大责任,让每个金融从业者都成为红色金融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和弘扬者,让红色金融故事在新时代不断续写,让“金融为民”的初心永续坚守,让红色基因融入金融事业的血脉。从学术研究的深耕到教育教学的浸润,从文化载体的创新到实践转化的落地,唯有全员参与、全域发力,才能让红色金融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小平)

责任编辑:胡晓娟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