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和水上交通安全防线,7月21日,东营海事局联合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东营市公安局、东营海警局、东营市海洋发展与渔业局等单位,开展水域污染防治及“三无”船舶整治宣传活动。
此次活动以“法治护航生态,共治守护家园”为主题,深入渔民、渔船集聚的乡镇,借乡镇大集契机开展集中普法。执法人员向过往群众发放水污染防治、海洋环境保护等相关的宣传资料,结合典型案例讲解水域污染防治、非法捕捞、“三无”船舶危害及法律责任,现场解答群众关于船舶登记、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等疑问。同时,走访沿街商户和涉海企业,重点宣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三无”船舶联合认定办法》,引导从业者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水域环境安全。此次宣传覆盖1个乡镇、3家企业,惠及群众200余人次,通过“面对面”交流和“点对点”指导,切实提升了公众对环境保护和水上交通安全的认知。
在宣传教育的同时,联合执法组沿黄河沿线及海岸线开展拉网式巡查,重点排查“三无”船舶常停常靠水域和码头。执法人员通过无人机巡航、智慧管理平台数据比对等科技手段,对船舶身份、作业状态进行实时核查,并在码头现场向船员普及船舶适航标准和环保要求。巡查中,执法人员发现2艘渔船证件不全,对船主进行警示教育,并督促限期整改。针对部分渔民对“三无”船舶认定标准认知不清晰等问题,执法人员现场对照《“三无”船舶联合认定办法》逐条解读,明确“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的界定标准,增强执法透明度。
此次活动是水域污染防治及“三无”船舶整治行动的第一阶段,下一步将进入集中整治阶段,重点打击非法捕捞、违规排污、无证驾驶、无证航行等违法行为,对拒不整改的“三无”船舶依法查扣拆解。同时,依托智慧海事平台等,建立“电子巡航+现场核查”的立体化监管模式,实现对水域环境和船舶动态的全时段、全范围监控。
下一步,东营海事局将联合各方持续发力,将宣传教育与严格执法相结合、科技赋能与长效管理相融合,为水域生态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提供坚实保障,让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大众新闻记者 李小凡 通讯员 曲文涛 崔雪华)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