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邑聚焦做好“土特产”文章,持续放大“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效应,探索打造的“以农业文化遗产为支点,撬动全要素乡村五大振兴平邑模式”2023年被山东省乡村振兴研究会评为山东省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典型案例。
山东平邑金银花-山楂复合系统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该系统是平邑的先民们在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不利农作物生长的岱崮地貌土壤条件下,创造发明的一种独特的岱崮地貌土地利用方式及形成的金银花-山楂复合种植与产业系统。近期,《农遗文化撬动乡村全要素振兴——山东平邑县金银花-山楂复合种植与产业系统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成功入选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24年度主题案例。平邑注重发挥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多元性、复合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增强农业文化遗产独特的价值和应用潜力,推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传承传统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文化传承、生态优先、科技支撑、标准引领、品牌赋能”具有鲜明区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振兴“平邑模式”。
(徐爱国 摄)
夯实农遗支点作用,撬动产业持续发展
一是科学制定保护与发展规划,打造农遗公园。县里成立山东平邑金银花-山楂复合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制定发布《山东平邑金银花-山楂复合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保护范围涵盖1个核心区、3个保护区、1个一般保护区,让由社会-经济-自然组成的山东平邑金银花-山楂复合系统“活”起来。二是实施地标品牌培育工程,打造农遗优品。山东省金银花行业协会授权50余家会员单位使用“平邑金银花”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从品控、品宣、品效多个环节入手,全力唱响“平邑金银花”“平邑山楂”农遗优品。三是强力孵化“园中园”,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探索打造“园中园”集中孵化模式,孵化出中国(平邑)金银花健康产业园、平邑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等一批势头强劲、带动明显的“子园”,金银花产业价值链有效提升。
夯实农遗生态功能,促进环境持续改善
一是道法自然,放大农遗生态功能。山东平邑金银花-山楂复合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富的种质资源,且金银花、山楂固碳能力比一般植物强,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特性。平邑县秉持“上山不下滩,不与粮争地,不与菜争田”发展思路,在岱崮地貌山地丘陵形成的金银花-山楂复合系统,创造了亚洲小流域治理“平邑”模式,巩固了平邑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地位和作用。二是标准引领,打造绿色生产生态长廊。平邑承担实施国家金银花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项目,制定发布《平邑金银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等20余个标准,编制《山东平邑金银花生态原生区高质量发展规划》,打造了平邑金银花绿色生产百里长廊,促进了产业绿色生产及“和美乡村”建设,形成了“绿水青山红瓦房”“山顶松柏戴帽,山下湖光闪耀,山间花果缠腰”新画卷。三是建标准化溯源基地,提升农遗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引进蓝一(平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引导支持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建设了30余个平邑金银花标准化种植溯源基地,其中,5个入选山东省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创建单位名单,4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基地,2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同仁堂收购的有机金银花与普通金银花相比,价格高出一倍多,打造了农遗优品,实现了价值提升。平邑县获评全国农作物(金银花)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全国“三无一全”基地建设示范县。
夯实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促进文化成风化俗
一是传承精华,以文化人。山东平邑金银花-山楂复合系统是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与技术体系,为做好传承创新,县人大常委会将金银花命名为“平邑县花”,建设金银花实验学校,编撰出版《平邑金银花志》,建设金银花博物馆。二是丰富乡村文化,成风化俗。连续举办十五届中国(平邑)金银花节(峰会),带动了梨花节、山楂节、樱桃节、农民丰收节,极大丰富了乡村文化。三是鼓励文艺创作,唱响文化品牌。创作的《花乡美》和《金银花香飘漫天》两首歌曲均被收录为中国当代50位著名作曲家(殷怀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由中国文联音响出版公司出版发行。拍摄放映了电影《金银花开》。
夯实农遗科教功能,促进乡村人才振兴
一是创建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挖掘科教价值。依托农业文化遗产科研、教育价值,创建山东省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山东平邑金银花科技小院,成立国家金银花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专家服务团,引进国内知名专家130余位,组建10个专家组,涵盖金银花全产业链。二是立足农业文化遗产种植、加工、研发、流通等产业链,孵化乡土人才。开展全国金银花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高级研修班、泰山科技论坛等系列活动,创建青岛农业大学金银花现代产业学院,推动技术成果转化50余项。教育培养各类人才5000余人次,辐射带动周边5万人实现创业就业。成立归雁人才返乡创业服务站,推送创业扶持政策,新招引归雁156人返乡创业,新培育鸿雁人才525名,培训“会开网店、会拍视频、会做直播”的电商人才217名,夯实了智力支持和乡土人才振兴。三是集成“五位一体”服务模式,破解农民生产难题。探索实践的“协会+联合社+合作社+基地+农户”“五位一体”集约社会化服务模式,破解一家一户、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做不了或者做了不合算的事情,化解小农户与大市场、与现代农业发展矛盾,夯实岱崮地貌水土涵养与金银花山楂产业协同发展。
专家点评
山东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王新志:
平邑县深刻挖掘“金银花-山楂复合系统”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统性地撬动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等核心要素的协同振兴,探索出一条极具示范性的乡村全要素振兴路径。
产业撬动精准有力。通过科学规划、地标品牌打造、产业园区孵化,显著提升金银花产业链价值,将传统种植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力。
生态功能深度激活。巧妙利用该系统的生态特性,实现生态修复、环境美化与绿色农业的有机统一,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文化传承创新赋能。系统整理传统知识体系,通过节庆活动、文艺创作将其转化为生动的乡村文化载体,增强文化认同与凝聚力。
人才科教支撑坚实。创建高层次平台聚集智力资源,创新多元化培训和“五位一体”服务模式,有效孵化本土人才。
(通讯员 付晓 宋雨涵)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