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都会主动把办公室温度调到26℃以上,下班前半小时提前关闭,这就是‘节能降耗’带来的新变化。”在山东能源鲁西矿业鲁西煤矿办公楼,机电管理部张健指着墙上的用电管理公示表说。现如今,从生产车间到职能科室,一场全员参与的降本增效攻坚战正在鲁西煤矿全面铺开。
硬措施落地,成本管控见实效
“电费较预算下降2.26%,1-7月单位成本较预算下降3.5%。”一组组数据背后,是该矿降本增效“八项硬措施”落实的具体成效。走进生产区,“避峰填谷”用电管理看板格外醒目,上面详细记录着各车间的用电时段、峰值电量和考核结果。
(认真执行峰谷分时管理制度)
“我们对非生产区用电实行‘每日巡查、每周通报、每月考核’制度,发现空转设备、长明灯等情况,直接与该部门绩效挂钩。”副总工程师褚海峰介绍,通过细化用电管理,1-7月份节省电费支出超90万元。
在物资仓库,修旧利废工作正有序开展。废旧支护材料经过拆解、修复后重新投入使用,修复率达到65%以上。“过去坏了就换,现在算清了‘经济账’,仅优化支护设计和修旧物资利用两项,就将吨煤材料费控制在120元以内。”运营管理部部长冯兴丽指着台账说,该矿通过强化“十项重点费用”管控,已实现成本控制731元/吨以内的目标。
精益管理发力,激活内生动力
“区队市场化运行让我们从‘等着发工资’变成了‘主动挣工资’。”采煤工区区长管玉琪翻着工资核算单说,单月超产奖励、材料节约提成等明细一目了然。通过按工序细化掘进、支护等28项内部单价,职工主动回收废旧锚杆、调整截割参数,1-7月份材料费同比下降11%,职工的成本意识显著增强。
(职工查看工资核算清单)
运营管理部的动态牌板上,“三项费用”动态实时更新。下半年严控宣传牌板费用,无特殊情况原则上不再拨付资金,资金转投到洗煤厂滤布改造上。“每笔支出都要过‘效益关’。”冯兴丽指着数据介绍,1-7月该矿会议费、差旅费等非生产性支出同比下降22%,节省资金全部投向生产技改,形成良性循环。
营销端突破,开拓效益新空间
“抓住‘迎峰度夏’时机,我们启动长协电煤发运,同时竞拍低硫洗混煤9单,实现综合溢价55.2万元。”煤炭管理中心董昌坤的话语中难掩兴奋。在市场开发上,他们新启动八级精煤客户3家,畅通高附加值产品销售渠道,1-7月精煤销量同比增长12%。
面对波动的市场行情,他们深化产洗销协同机制,根据煤质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类型。“原煤质量是营销的基础,我们通过强化源头管控、落实分装分运,原煤发热量提高200-300大卡/千克,为精准销售打下了好底子。”煤炭管理中心主任王丽芳说。
(现场调研优化产品结构)
“当前市场形势依然严峻,我们要继续树牢‘过紧日子’思想。”该矿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业表示,将持续压实“专业控+单位控”双控责任,确保生产成本下降11%以上,费用下降5%以上,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管控,打好降本增效攻坚战。
(通讯员 鲍保钢 赵守忠 宋路谣)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