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
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100多万字走访记录、半生心血凝结的“历史长卷”,带观众穿越历史硝烟,重温中华民族的不屈抗争。
当日上午,“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正式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王乐进 摄)
本次展览的核心主角——崔宁,是一位有着深厚家国情怀的退休警营画家。作为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公安美协会员,她曾任吉林市公安美协副主席、吉林市齐白石艺术研究院院长,从事艺术创作40余年。退休后,定居龙口。
2023年,她为龙口丰仪店战斗纪念馆创作的国画《青春祭》(描绘53位抗日英烈画像),圆了当地百姓几代人的心愿;次年,这幅作品与丰仪店村民的合影《全家福》更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永久收藏。此次在龙口办展,既是她对第二故乡的深情回馈,更是以艺术为媒传承历史记忆的自觉担当。
走进展厅,一幅长达50米的巨幅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人拉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从九一八事变的炮火轰鸣,到平型关大捷的振奋欢呼;从南京大屠杀的血色悲怆,到百团大战的气势如虹……崔宁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抗战时期的重大历史场景,更汇聚了民政部公布的三批著名抗日英烈在内的数千人物,涵盖飞机、大炮、舰艇等战争元素,以及山川、河流、村舍等民生图景,甚至细致到马牛羊等牲畜细节。
为完成这幅“历史长卷”,崔宁用30年时间遍访史料、实地采风、采访老兵、调研战役,做了100多万字的记录,从中甄别提炼压缩到10多万字的内容。2007年,崔宁开始创作,倾注半生心血,目前已完成大部分画作,预计整个抗日长卷约200米。从1931年日军侵华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展现了14年间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此次因场地所限,只展出前50米,同时还展出了崔宁为龙口市革命英烈创作的抗日题材单幅作品。
崔宁介绍,画卷采用中西合璧的手法,用黑白水墨的形式绘制,各个战役、事件衔接过渡自然,长卷浑然一体,既体现出画面的宏大气势,又利用国画的散点透视聚焦了众多的抗日英烈,大量的写实人物让人一眼就能认出。
“这不是简单的绘画,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材,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现场观展的市民张先生感慨道。展厅内,不少老人驻足在“南京大屠杀”段落前红了眼眶,年轻父母指着战斗的场景给孩子讲述历史故事。
“我们希望通过艺术的力量,让历史可触、精神可感。”展览主办方负责人表示,此次展出不仅是艺术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爱国主义教育,让更多人铭记抗战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18日,免费向公众开放。以画为桥,这段承载民族记忆的抗战史诗,正通过艺术的形式,在新时代继续传递着“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强音。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