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阿凤
芳草萋萋,绿荫如盖。在山东巨野龙美生态园的智能温室内,丁万坡仔细查看着西红柿的长势。作为巨野县太平镇郭坊村村民,他已在园区工作了13个年头。“一旦硕果累累,红澄澄的,很自豪很有成就,美滋滋的。”老丁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谁也想不到,这片生机盎然的生态农业园区,前身竟是菏泽市最大的采煤塌陷地。作为鲁西南煤炭资源大县,巨野县近年来探索实行土地动态复垦模式,累计投入5亿元用于采煤塌陷地治理和产业化开发,实现“万亩采煤洼地变良田池泽,千户农民变产业工人”,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新路。
三同步:采矿复垦开发一体推进
巨野煤田是华东地区储量最大、煤质最好的大型整装煤田,但长期开采也造成了土地塌陷问题。截至2023年底,全县共形成采煤塌陷地25818.9亩。
“我们坚持‘开采、复垦、开发’三同步模式,将生态修复融入采煤塌陷地治理全过程。”巨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申爱君介绍。
在龙固和太平两个乡镇的15个村庄,巨野县探索实践“土地动态复垦模式”,通过精准预测、超前治理、表土剥离、挖深填浅等措施,最大限度保护耕地、修复生态。截至2023年底,已完成治理19107亩,稳沉治理率100%,提前完成山东省政府确定的“双100%”治理任务。
新巨龙公司塌陷地治理项目负责人公卫文坦言:“作为国有企业,我们想试试承担塌陷地治理责任,但实施过程中发现真的非常难。”压煤村庄搬迁是最大难题,村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难以割舍。
巨野县把压煤村庄搬迁和新农村建设结合,成立专班高标准制订搬迁规划。“提升了一批村庄的村容村貌,都搬到镇驻地,学校都是高标准建设的,包括卫生院私立医院都非常近。”太平镇党委委员王群介绍。
截至目前,巨野县共搬迁33个村,涉及群众6万多人,做到了“0钉子户、0上访、0强拆”。
产业化:塌陷区长出绿色经济
治理后的土地如何利用?巨野县利用现代工业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整合开发耕地、湿地、淡水、地热、生物质五大资源,积极推进农、林、牧、渔、游等多元产业开发。
在龙美生态园,2栋智能温室、32栋日光大棚引人注目。龙美生态园林业主任韩克昕介绍:“我们种了一年普通作物,连本钱没收回来,就被逼转型搞一些高端、特色的农产品。”
如今,园区培育的7个品种果蔬成功申报“国家绿色食品”,引进种植香蕉、木瓜、莲雾、百香果等多种热带作物。7500亩园林苗圃培育了紫叶李、海棠、五角枫、法桐等56个品种300万株苗木,获得了山东省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我们养殖莱芜黑猪、鲁西南青山羊、汶上芦花鸡等多个地方特色品种,在沉陷水域投放了鲤鱼、草鱼、鲢鱼等30余万尾。”韩克昕说,园区还发展了生态水产养殖和观光旅游,建成6000余米环湖路、水上观光平台、采摘园、千亩牡丹园等基础设施。
经过十几年努力,园区整体环境得到很大提升。“现在整个园区常住的水鸟十几种,2万多只。从2016年两只白天鹅落单到我们这儿,发展到现在有20多只白天鹅每年固定来休整。”韩克昕自豪地说。
惠民生:村民共享绿色红利
丁万坡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有12亩地,塌陷区治理后,政府每亩地每年补贴1500块钱,12亩地一年就是18000块钱。我现在园区干活,每月工资4500块钱,加上土地补贴,一年收入达到7万多块钱。”
在巨野县,像丁万坡这样从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的有1200人。申爱君介绍,塌陷区治理带动近5000户群众增收6000余万元,人均年收入增长约35%。
“搬迁的时候老百姓特不理解,说将来没地了靠什么吃?”丁万坡回忆道。如今他住进了镇上的两层小别墅:“我就没想到能住到这样的小别墅。你看看这个地,你城里也达不到俺这个条件。”
创新“公司+公司+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巨野县实现劳动力就地转化,聘用搬迁村民为产业工人参与现代化农业开发建设。定期聘请农业专家现场培训农业生产技术,使务工农民成为科学种田的行家里手。
通过先进生产技术推广示范,带动了5000户周边村民发展设施农业、种植绿色蔬菜、发展畜牧养殖,提升了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示范引领:
打造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巨野模式”
巨野县将塌陷区治理与农业、生态旅游业紧密结合,围绕“既注重浅处变耕地,也强调深处变湿地”思路,逐步建成了从水藻、芦苇苗到芦苇荡,从小鱼、小虾到几十种生物繁衍的生态湿地。
2023年,巨野县以省级评审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全国首批矿产资源类节约集约示范县”,也是菏泽市唯一的矿产资源类示范县。
据介绍,巨野县将积极探索节约集约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机制和制度经验。
巨野县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实现采煤掘进系统“智能化少人化”、辅助运输系统“连续化高效化”、机电装备控制“远程化地面化”。全县煤矿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从业人员总数下降50%、工效提高1倍以上,综合回收率显著提高。
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巨野县通过多年持续治理和开发,已初步打造绿色农业、园林苗圃、循环农业、畜牧养殖等八大产业集群体,形成了农、林、牧、渔、游循环农业经济链条,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申爱君表示:“下一步,巨野县将以创建矿产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为契机,全力推动矿产资源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目标,为山东突破菏泽鲁西崛起战略实施贡献力量。”
站在龙美生态园瞭望台上,但见水鸟翩跹,绿意盎然。这片曾经伤痕累累的土地,如今已成为巨野县绿色发展的靓丽名片,书写着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生动篇章。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